
公眾假期日子
每星期 周日
元旦 一月一日
農曆新年 一月下旬或二月上旬
清明節 四月上旬
復活節 三月下旬或四月中旬
勞動節 五月一日
佛誕 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
端午節 六月
回歸紀念日 七月一日
中秋節(翌日) 九月或十月上旬
中國國慶 十月一日
重陽節 十月
聖誕節 十二月二十五日
節禮日 (Boxing Day) 十二月二十六日
中國節日

清明節是春天時(一般在每年四月)中國人拜祭祖先的節日。按習俗,孝子賢孫會到先人的墓地拜祭、清除雜草、修補墓地並供奉水果香酒以示尊敬。數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影響深遠,當年到中國的傳教士亦非常尊重此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西曆六月)是端午節或龍舟節,紀念中國古代投江自溺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鄉民為了阻止魚群啄食屈原的遺體,以荷葉包著米飯(糉子)投進江中,並不斷敲鑼擊鼓來嚇走魚群。現時人們不再把糉子投到海中,品嚐各種口味的糉子成為端午節的習俗;同時,賽龍舟這項傳統亦發展成熱鬧的體育盛會。香港每年會在端午節前後舉行「國際龍舟邀請賽」,吸引來自不同地區及國家的健兒;他們會坐在掛有龍頭的長形木船上比賽,跟隨鼓聲划槳向前。

中秋節是僅次於農曆新年的重要傳統節日,定在每年的第八個滿月(通常在西曆九月)。親人會在圓月下歡聚,玩燈籠及分享月餅、水果和酒。有說中秋節的起源是古代有位漂亮的公主希望長生不老,於是偷吃仙丹,飄到了月亮上長居。而月餅則相傳於元朝時出現,當時漢人想起義反元,但元軍監控嚴密,因此他們把字條夾在圓餅中亙通消息,此後成為了月餅。
每年的秋天(通常是十月)是重陽節,它同樣是拜祭祖先的節日。相傳在東漢時,有一個學習修仙之術的人聽從他師傅的預言,於重陽節當天登上高山避過災劫,因此登高成為了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其他重要的中國節日在香港並沒有假期,如天后誕(西曆四月),盂蘭節(西曆八月或九月),孔聖誕(西曆十月)和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