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信奉哪一個宗教,都總會知道每年有什麼主要的中國節日及公眾假期(為了隨它們而來的悠長假期!)。
公眾假期日子
每星期 周日
元旦 一月一日
農曆新年 一月下旬或二月上旬
清明節 四月上旬
復活節 三月下旬或四月中旬
勞動節 五月一日
佛誕 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
端午節 六月
回歸紀念日 七月一日
中秋節(翌日) 九月或十月上旬
中國國慶 十月一日
重陽節 �� 十月
聖誕節 十二月二十五日
節禮日 (Boxing Day) 十二月二十六日
中國節日
最重要的中國節日是農曆新年,通常在每年的一月下旬或二月上旬。按照習俗,親朋好友會在新年的第一天互相拜年,恭祝對方來年能得到快樂、好運並身體健康。他們又會交換禮物,大多是水果及糖果,而小童及未婚的人可以收到內有金錢的紅包(又稱「利事」)。新年前一星期,家家戶戶都忙著打掃家居及購買新衣服和家庭用品,以便煥然一新地迎接新一年。農曆新年跟西方聖誕節一樣,帶有重要意義。新年時四處可見美麗的年花,全都以紅色或金色花紙包裹並寫上祝福語,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清明節是春天時(一般在每年四月)中國人拜祭祖先的節日。按習俗,孝子賢孫會到先人的墓地拜祭、清除雜草、修補墓地並供奉水果香酒以示尊敬。數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影響深遠,當年到中國的傳教士亦非常尊重此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西曆六月)是端午節或龍舟節,紀念中國古代投江自溺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鄉民為了阻止魚群啄食屈原的遺體,以荷葉包著米飯(糉子)投進江中,並不斷敲鑼擊鼓來嚇走魚群。現時人們不再把糉子投到海中,品嚐各種口味的糉子成為端午節的習俗;同時,賽龍舟這項傳統亦發展成熱鬧的體育盛會。香港每年會在端午節前後舉行「國際龍舟邀請賽」,吸引來自不同地區及國家的健兒;他們會坐在掛有龍頭的長形木船上比賽,跟隨鼓聲划槳向前。
中秋節是僅次於農曆新年的重要傳統節日,定在每年的第八個滿月(通常在西曆九月)。親人會在圓月下歡聚,玩燈籠及分享月餅、水果和酒。有說中秋節的起源是古代有位漂亮的公主希望長生不老,於是偷吃仙丹,飄到了月亮上長居。而月餅則相傳於元朝時出現,當時漢人想起義反元,但元軍監控嚴密,因此他們把字條夾在圓餅中亙通消息,此後成為了月餅。
每年的秋天(通常是十月)是重陽節,它同樣是拜祭祖先的節日。相傳在東漢時,有一個學習修仙之術的人聽從他師傅的預言,於重陽節當天登上高山避過災劫,因此登高成為了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其他重要的中國節日在香港並沒有假期,如天后誕(西曆四月),盂蘭節(西曆八月或九月),孔聖誕(西曆十月)和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