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 - 十年前,發展局和規劃署為香港制定了至2030年的城市發展策略,而2040年後的發展策略早前更名為《香港2030+》,願景是令香港成為「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並倡導可持續發展為香港的總規劃目標」。
美國市場諮詢機構Demographia在2017年1月發表報告,連續七年評選香港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屬「嚴重難以負擔」程度。香港2016年樓價中位數與家庭年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負擔比率)為18.1倍,預計在未來30年香港將需要一百萬個新住宅單位才足以應付龐大的住屋需求。
特區政府認為,樓價高企是由於房屋供應不足,需求嚴重失衡所造成;因此,增加土地供應一直是政府多年來房屋政策的一大要點。鑑於香港缺乏可發展土地,政府正考慮不同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除了慣用的填海造地方法外,不少意見認為郊野公園用地亦可改作建屋用途。
香港面積雖小,但港府在自然保育上不遺餘力,把40%的土地保留作郊野公園;但近年房屋供應持續短缺,使政府重新考慮開發郊野土地。儘管這並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解決方案,但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支持開發郊野土地來興建房屋。
香港一直以來主要透過填海造地,而人工造地一直是不少人口稠密國家用來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但卻又會洐生環境問題。
到底那一個方法能更有效解決房屋需求問題?填海造地或開發郊野公園?
OKAY.com分析郊野公園及填海造地能否有效解釋香港的土地問題
發展郊野公園土地
香港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國際大都會之一,然而只有25%土地已開發,當中亦只有7%土地用來建屋;郊野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則佔全港土地約40%。
為解決日益嚴重的土地問題,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提出探討開發郊野公園用地建屋的可行性,提議把在2015年被視為生態和景觀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邊陲用地改劃為住宅用地。建議一如所料引起環保團體激烈反對,且社會上的爭議聲不斷,不少人擔心一旦開始發展郊野公園,將觸發骨牌效應,令綠色用地大幅減少。
政府在平衡環境保育與社會發展上面對許多爭議及反對意見,加上此土木工程項目龐大且艱鉅,開發土地所涉及的成本亦非常高昂。然而,前行政長官強調,保育郊野公園的同時,亦需找方法解決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今年1月,梁振英在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後,要求環境局研究郊野公園建屋的可行選址及對環境的影響;他亦委託了香港房屋協會進行為期18個月的研究,了解生態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20多公頃用地為住宅的可行性。
公眾繼續在此問題上持相反意見,未能就優先處理房屋問題或注重環境保育兩者中找到共識。至於在郊野用地建屋是否解決房屋問題的長遠方法,現時仍言之過早。
人工填海造地
特區政府在2016年10月發表的《香港2030+》藍圖提議填海建造兩幅人工土地 – 大嶼山東及新界北 – 合共1,200公頃土地足以建築能容納100萬居民的住宅。
填海一直是香港增加土地供應的常用方法,大型基建如香港國際機場及數個新市鎮(例如屯門和沙田)都建在填海土地上;至2013年,香港的可用土地已擴大至67平方公里。填海是有效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但沒有人能下定論這能否真正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
相對開發郊野公園,填海而來的可發展土地成本較低;可是維多利亞港並不能無止境���海,且有得必有失,包括無可挽回的生態影響和破壞天然海岸線。
為興建房屋而在環境保育上妥協的決定非常困難,因郊野公園是大眾資產,而事實上不論是開發郊野公園或改變海岸線,政府還可以積極考慮其他方案,例如舊區重建、發展「棕地」、或改變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功能。